绿豆面、鱼羹、五色饭……因为爱情而远嫁至“第二故乡”的各族媳妇们,她们能吃到地道的本土美食吗?而在这个有着“人间小团圆”美誉的冬至节气里,温岭市政协箬横镇委员联络组联袂当地统战、妇联及“石榴红”家园共同开展“以食为媒,共享冬至‘同心圆’”主题活动,30多名政协委员、各族妇女们齐聚一堂,共度了一个难忘的节日。
箬横镇“石榴红”家园坐落在该镇前九份村一处百年古宅里。幽雅的浙派四合院,廊檐、窗格、天井无不在冬日暖阳下引人心弦。在这样的老宅,飘出美食“烟火气”,那将是穿越式的江南风韵。
12月19日一大早,政协委员们与各族媳妇们分工合作。“我们虽然小时候不是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但长大后我们却在这片土地上交往交流交融,这就是一种缘分。”温岭市政协委员黄鑫波说,作为地道的本地人,对她们这些远嫁而来的各族媳妇们应该拿出“真本事”,让她们都能尝尝本土“舌尖上”的美食。
在一番准备后,政协委员们首选的是温岭美食炒绿豆面。这面食口感、品相自古以来就是上品,是温岭人婚丧嫁娶餐桌上的“必需品”。“嫁到这边这么多年了,虽然吃到过绿豆面,但正宗石塘片的绿豆面还没有尝过,今天是有口福了。”布依族媳妇吴治霞期待地说。
生火、掌勺、放料、炒面……一步步的流程,下料的多少,参与制作的政协委员们边忙活着边无保留地分享其中“奥秘”。
做完绿豆面,鱼羹这海滨美食也相继而上。看着一道道美食,各族媳妇们馋意满满,忍不住拿出手机“先让微信朋友圈吃一吃”。而飘香的“烟火气”更是惹得周围群众慕名而至,大家满心欢喜的点评夸赞。
有政协委员的拿手菜,那各族媳妇们的娘家菜也不能落后。与这一方相比,古宅天井的另一侧也生着火,来自土家族、壮族等近10个民族的媳妇们相互协作,先来一道特色的五色饭,再是奉上一盘盘秘制的炒腊肉。
“这些菜我们这边是没有的,我也只是在《美食中国》的栏目上看到过,哪曾想,现在我不仅能看到制作全过程,还有幸品尝一番。”在现场,70多岁的陈奶奶激动地捧遮着假牙笑道。
上午11点30分,政协委员的美食“圈粉”秀正式摆上餐桌,各族媳妇们的娘家回赠美食也相继随嵌其中。所有人拿起碗筷,彼此边寒暄边品尝,尽显十足年味。
“这样的活动把冬至‘人间小团圆’的韵味都展现出来了,而政协委员们用这样的方式亲民‘圈粉’,的确是个创举,值得点赞。”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氛围下,他们想了解什么村情民意,我们当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就跟“自家人”聊天讲事一样。
由于气氛热烈,在政协委员们的邀请下,一场别开生面的民主生活会在饭后之余召开。温岭市政协委员韦美连、陈良春娘家分别是广西、湖北的,两人一个是壮族、一个是土家族。对于这样的场景,她们感慨表示,今天的“石榴红”家园行,她们收获许多,很多民生底子里的事都能一一了解透彻,为下阶段撰写提案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据了解,政协委员以“烟火气”亲民聚民取民情听民声知民意是温岭市政协箬横镇委员联络组的一项接地气举措,当天也是首次开展,所起到的效果远超预期。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丰富“烟火气”载体,让政协委员们把更多地道的家乡美食展现出来,以食为媒,在共促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中更显“自家人”应尽职责,为更好带着群众所需所盼参政议政打下坚实基础。
温岭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字 | 江文辉
校对 | 陈巧巧 孔雨聪
审核 |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