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工业大县(市、区)的划定标准是“规上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以上”。作为“温台模式”的代表之一,温岭早已达到这个目标,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17.63亿元。近年来,温岭吹响了“工业强市向2000亿奋进”的新号角,积极推动新型工业化,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锚定了方向,明晰了路径,第一步就是要寻找短板,补齐短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速度不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滞缓、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一直是阻碍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
为助力构建产业链招商新格局,2023年初,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市政协年度协商计划安排,市政协聚焦中心、服务大局,将“深入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引,构建招商新格局”作为专题政治协商课题。
专题协商,汇智聚力谋良策
2023年3月,调研组深入有关部门、各镇(街道)、重点企业等进行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听取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并赴上海、杭州、嘉善、吴兴、长兴等地调研学习,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客观分析我市产业链精准招引工作现状,认真查找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同年8月,“加快推进机床产业集群发展”专题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召开,市政协主席江金永作课题情况报告,明确指出产业链项目“‘招引显示度’不高,规划体系亟待夯实;‘全周期管理’存在短板,招引机制亟待完善;‘空间承载力’不强,全域资源整合亟待发力;‘招引服务力’不足,基础要素保障亟待提升”等四方面15个问题,并针对着力“坚持规划引领扩大招引影响力、优化体制机制激发招引驱动力、整合全域资源提升招引承载力、提升服务质效增强招引服务力、整合队伍力量增强招引竞争力”等提出五方面21项对策建议。政协委员们围绕提升平台承载力、改进我市招才引智工作、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建立招商员关心关爱机制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调研报告得到台州市委常委、温岭市委书记朱建军的高度肯定,他明确指出“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协商成果转化为具体工作举措,真正让民主协商从‘说得对’变为‘说了算’”。
会后,市督考办牵头整理形成五大类31项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和“三个十”工作目标责任清单,分解到各个职能部门实施。
成果“回头看”,跟进监督提质效
2024年8月,市政协十五届三十六次主席会议召开,专题听取“深入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引,构建招商新格局”政治协商成果落实情况,就协商成果转化情况开展“回头看”,重点听取了市投资促进中心、市委人才办、市经信局的工作落实情况汇报,书面汇编十大产业链专题政治协商成果落实情况。
会上,江金永指出,要进一步提高对政治协商成果的重视程度和加大落实力度,将协商成果转化为优化招商体系的具体举措,转化为培优育强十条重点产业链的实际成效;要深刻理解招商引资面临的新形势,注重培育地方特色产业,因地制宜打造符合地方实际的产业发展环境和发展载体;要全力构建高水平招商引资新格局,坚持创新驱动,优化政策环境。
协商、监督的成果是看得见的。自市委专题政治协商会议以来至2024年底,我市共招引亿元以上项目45个,新开工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52个,实际利用外资5853.6万美元。我市亿元以上项目招引总数、开工总数、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均居台州前列。与此同时,规模50亿元的省“4+1”精密制造专项基金落地温岭,纬景储能、弗勒驱动等项目全面开工,狮门半导体、晶能微电子等项目顺利投产。机器人、储能、激光、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在温岭落地开花。
(记者 赵碧莹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