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上午,“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进我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提案暨专题类提案办理协商会召开。台州市委常委、温岭市委书记朱建军,市政协主席江金永,市政府副市长赵梅英出席会议。会议由市政协副主席颜正荣主持。
市十五届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向湖向海向未来,加速“两城两湖”精彩蝶变发展战略。做大做优海洋经济是温岭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提升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广大政协委员高度关注海洋经济发展,以政协提案为载体积极建言献策。在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期间,收到“海洋经济发展”专题类提案10件,其中,重点提案《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进我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社科界、农业界提交的集体提案,由朱建军领衔办理。
会上,重点提案领衔人——社科界别组组长黄军勇介绍了提案背景、调研情况、提案内容,提出创新完善大海洋工作格局、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发展体系、加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保障措施建设等建议。其他与会委员围绕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积极建言献策。
市政协委员陈謇
我市海洋经济发展机制还不够畅通,新的发展规划没有编制。建议增强跨部门跨镇街统筹协调能力,成立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在有关镇设立专门的海洋经济发展办公室;建立海洋经济管理的战略支撑,适时组建国有海洋经济发展公司,统筹整合涉海涉港资金、资产、资源。
市政协委员乐美慧
我市海洋经济发展存在发展空间不足,基础设施陈旧等问题。建议注重顶层规划设计。优化“一港三区”空间布局,努力培育大型企业和自主品牌,针对性解决仓储问题;统筹推进设施建设,加强监测巡查,及时修缮维护易损设施,同时增设大型船舶修造厂,大力发展临港冷链物流产业。
市政协委员李先能
我市传统渔业及船舶制造业等外的其他有关产业尚处于萌芽状态,支撑能力弱。建议推动海陆空间规划相互衔接。重点谋划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推进海陆产业协同发展,聚集“一条鱼”全链条发展,加快推进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做强“一座港”产业新平台,打造现代化临港工业产业基地。拓宽“一间房”旅游新路子,开展“海洋文旅+”产业融合培育新业态;加大要素保障力度,争取国家蓝色海湾项目,解决一些重大项目的用海用地指标。
市政协委员陈斌
我市涉海涉渔领域安全生产整体平稳,但还存在减船减产与渔业发展、旧船数量增长与更新速度、船员管理要求与上岗现状、渔业公司管理与服务、管理部门主导与配合五方面矛盾问题。建议转变发展理念,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彻查彻治,严惩违法违规行为;突出适任培训,提高人员综合素养;规范运行管理,压实渔业公司职责;加强统筹协调,严防行业风险隐患。
市政协委员王贞丹
要发挥海洋科技的引领作用,积极谋划海洋创新平台。建议建立海洋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优化海洋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打造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优化整合全市现有的科创平台和海洋科技资源,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充分发挥平台载体作用;培育集聚创新型海洋人才队伍,实施海洋产业领军人才引育工程。
市政协委员陈军
滨海旅游仍然存在不少短板,影响温岭滨海旅游的美誉度。建议谋划好旅游交通项目,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总体策略和4大重点功能板块与12个片区重构的布局推进;丰富文旅消费场景,塑造滨海休闲度假项目的综合吸引力;强化旅游品牌宣传推广,聚焦温岭独特的资源优势,深化“曙光首照地 东海好望角”文旅品牌IP,围绕品牌打造旅游项目,持续提升文旅知名度和美誉度。
市海洋经济发展局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海洋经济发展”工作开展情况。其他提案承办单位负责人结合自身职能一一回应,介绍了委员建议采纳情况和下阶段工作举措。
赵梅英围绕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认识论和方法论谈两方面意见,从认识论角度看,要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她从中央、省、台州市、温岭层面出发,指出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性,温岭具有发展海洋经济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和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短板;从方法论角度看,要抓好顶层设计、规划引领、产业体系、人才培育四方面工作,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江金永要求,各有关单位要发挥重点提案办理的示范引领作用,准确把握发展海洋经济的重大战略意义,把提案办理工作纳入本单位重要议事日程,为提案办理提供组织、人力、物力保障;要切实提高提案办理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完善提案办理“全流程”协商机制,规范提案办理协商流程;要着力推动提案办理成果转化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真正解决问题,真正形成合力。
朱建军对市政协相关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他强调,“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市十五届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向湖向海向未来,加速“两城两湖”精彩蝶变发展战略。做大做优海洋经济是温岭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提升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
要凝聚共识,增强向海发展原动力
发挥海洋优势和潜力,实施向海发展战略,逐“新”提“质”,重塑沿海空间、产业和开放形态,使海洋经济成为温岭经济新的增长点,把温岭打造成为名实相符的“东海好望角”。
要集聚资源,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
实施科技兴海、产业强海、开放活海、生态护海、科学管海,抢抓海洋经济发展机遇,努力向海洋要资源、要空间、要效益,打造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新模式。
要汇聚合力,开创海洋经济新时代
完善一批涉海重大机制,推进一批引领性创新平台和标志性涉海重大项目,出台人才、用海用地、财税金融等一批涉海重大政策,向海图强,做好做足“海”的文章,推动我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