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璀璨温岭” 推动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4-1-28 14:56:47 来源:市政协办 

市政协共青团和青联界  市政协滨海镇委员联络组

 

夜间经济是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反映了城市消费市场的韧性与活力。作为现阶段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夜间经济具有拉动消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竞争力的经济效益,同时具有凸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底蕴和改善人居环境的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我市发挥山海资源优势,通过打造夜间经济新载体、丰富夜间经济新业态、优化夜间经济新服务,构建“核心地标凸显、街镇多点支撑、多元业态融合”的夜间经济发展模式,并在2023年以全省最高分获评省级夜间经济样板城市,但仍有一定提升空间:一是规划实施的牵引力需再增强;二是业态招引的潮流味需再突出;三是本土文化的代入感需再提升。

一、加强规划引领,植入“新夜态”,培育“曙光城·山海夜”新品牌

一是高站位推进空间布局。发挥《温岭市夜间经济发展规划》牵引作用,以城西银泰、宝龙广场商圈,城东时代广场、万达广场商圈以及太平新天地、月河老城商圈为主体,打造辐射周边城市的核心夜商圈地标。擦亮“曙光城·山海夜”新名片,打破全市行政区域限制,因地因时设计全域统筹、品牌孵化的具体路径,由点串线、由线带面,打造温岭“24小时城市”,确保夜间经济的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二是高水准推进业态布局。积极拓展夜间经济业态布局,推动商业、文化、旅游、体育等多领域联动,创新培树“夜温岭”系列品牌,推出夜间文创产业街区和夜间文化观光产品。大力发展四季兴旺的夜间经济,将夜间经济形态从夜市美食为主的单业态模式,转向融合艺术、文创、文博、旅游、演艺等多业态模式,拉长我市夜间经济的产业链,催生多业态、多领域的夜间经济形态。

二、发展首店经济,体现“时尚味”,激发“曙光城·山海夜”新动能

一是做实首店与本土文化融合文章。以打造台州首店之都为契机,着力构建区域特色“首店+”新场景。将品牌独特性与文化特色性相融,让线上数据流量反哺线下实体经济,以创新模式引领台州全域首店经济。利用温岭海鲜、石塘旅游、“糯叽叽”等网络资源优势,通过“首店”“首展”“首秀”形式,将首店经济打造为全市各大商圈发展夜间经济的“流量密码”,增强商圈辐射力和影响力,实现首店经济与城市夜间经济的相得益彰。二是构建首店与新潮业态复合体系。以太平新天地、千禧阳光文创园、CC广场,以及城西银泰城、宝龙广场、恒隆商业中心等为重点,引进国内外优质品牌开设首店,集中布局小酒吧、小酒馆、茶楼、咖啡馆等夜间轻奢美食业态,推动“餐饮+购物+观演+休闲娱乐+社交+电竞”等“吃喝玩乐购艺游”全业态融合的体验式场景。在街区运营“以市养市”的基础上,整合各类专项资金以奖代补,重点用于国内知名品牌、中华老字号等国内“首店”、品牌“首发”、时尚“首秀”等项目,以及事先经主管部门备案的各种展会、节庆、论坛、峰会、赛事、秀场等活动。

三、贴近青年视角,彰显“年轻态”,解锁“曙光城·山海夜”新场景

以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为有利契机,充分发挥青年作为夜间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作用,创新打造一批“年轻态”的夜间消费场景。一是打造青年夜食新场景。发挥东海海鲜、传统美食和特色美食集聚优势,鼓励外卖美食模式创新,更好满足以年轻群体为主体的夜食需求。鼓励“老字号”餐饮开启“深夜食堂”,建立特色餐饮街区,开设汽船埠头、水上美食之旅等,打响“深夜食堂”品牌。二是打造青年夜健新场景。鼓励体育项目经营单位延长营业时间,举办荧光夜跑、夜骑等青年参与度高的夜间体育赛事,形成一批夜间体育消费“打卡地”。以体育休闲、娱乐放松需求为核心,打造“体育+夜游”“体育+夜娱”“体育+夜食”“体育+夜购”等消费新模式。三是打造青年夜学新场景。聚焦为青年提供优质的学习空间,适当延长公用图书馆、阅览室等使用时间,支持有条件的大型书店24小时营业,支持企业建设集教、学、吃、住于一体的便捷高效的24小时学习综合体项目,打造青年学习生活的新地标。四是打造青年夜创新场景。依托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市乡村振兴公共直播基地、1688温岭直播基地、汇富春天电商产业园、总部经济大楼等载体,以本地特色农产品、优势产业集群为核心,打造本地生活夜直播、产业带夜直播、跨境电商等夜创基地。五是打造青年夜间休闲新场景。以市场化理念策划实施露天电影、书店夜读、田园体验、音乐文创、郊外房车、帐篷营地文旅等夜间经济特色项目,打造“逛夜市+享运动+看展示+领优惠+品美食”一站式夜间经济体验文化场域。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                  界别(党派)

王鹏远  温岭团市委副书记                共青团和青联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