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市政协十五届二十次主席会议召开,听取“加快推进机床产业集群发展”专题政治协商会议精神落实情况,对协商成果转化情况开展“回头看”。市政协主席江金永主持会议并讲话,副主席杨丽萍、颜惠珍、颜正荣、叶旭艳、顾雪荣、董吕林,秘书长叶贵明出席会议。市委人才办、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投资促进中心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市经信局、市科技局主要负责人分别汇报了我市机床产业集群发展情况。
☞市经信局
自去年“加快推进机床产业集群发展”专题政治协商会议以来,我局围绕“五个聚力”,扎实落实“十个一”工作目标及38项重点任务。一是聚力空间拓展,打造重大项目引建“新平台”;二是聚力企业引育,打造行业引领发展“新标杆”;三是聚力创新攻关,打造国产化替代“新示范”;四是聚力能级提升,打造集群协同发展“新样板”;五是聚力服务优化,打造集群产业发展“新生态”。下阶段,将重点从强化顶层设计、强化核心竞争、强化创新攻关、强化服务保障等四个方面发力。
☞市科技局
我市共有机床工具企业1200多家,产值超过300亿元,部分主导产品在国内细分领域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已基本建立主机为龙头、功能部件和工量具相配套的完整产业链体系。一是加快产业创新载体建设,增强平台支撑能力。搭建高能级产业创新平台,共建校地(企)科创平台,构建企业研发机构体系;二是深化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提升企业创新水平。扩面提质科技企业,协同攻关技术难题,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三是坚持要素资源集聚,优化产业创新生态。建设科技创新集聚区,大力引育高层次人才,建立完善保障体系。下阶段,将持续高水平建设机床创新中心,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完善创新驱动机制。
市政协相关专委会、各有关部门围绕“加快推进机床产业集群发展”开展协商讨论。
顾雪荣指出,各有关部门在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围绕“加快推进机床产业集群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平台建设有新的突破,双招双引有新的进展,产业发展有新的气象。但是,我市机床产业仍存在顶层设计有待提速、双招双引有待加强、创新平台作用有待发挥等问题。要加速推动,确保协商意见落地见效。“十个一”工作目标及38项重点任务中尚未落地的,各部门要尽快拿出举措,及时落实到位;要加快建设,充分发挥创新平台作用。实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以创新平台建设赋能机床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加强协同,凝聚产业发展强大合力。政府和企业之间要协同发力,企业和企业之间要加强合作,贸易和制造之间要相互联动,行业协会要发挥协调作用。
江金永要求,要进一步强化认识提高站位。充分认识政治协商课题的“与众不同”,市委专题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协商规格高、协商主题准。各部门要杜绝将协商建议扔在半路的现象。要进一步强化配合形成合力。机床产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各有关部门根据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工作要求,加强互相协作,不能推诿扯皮,形成工作合力,为我市机床产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近期要重点抓好“一中心一论坛”建设。要进一步强化协商成果转化。政协协商成果转化往往卡在“最后一公里”,要通过综合运用监督性视察、协商式监督等方式方法,将“软协商”变“硬约束”,进一步增强协商成果转化实效,更好助推党委政府解决问题。市政协将持续关注我市机床产业发展,牵头发挥政协自身资源丰富、人才荟萃的优势,与各单位共同努力,推动温岭机床产业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会议还审议通过了有关人事事项,听取了“守住红线底线,做深做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着力构建未成年人免遭性侵害的保护机制”课题调研情况汇报,审议通过了《市政协“界别工作加强年、民主监督提升年”实施方案》、《政协温岭市委员会关于促进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若干规定(修订稿)》、《政协温岭市委员会委派民主监督员工作实施细则(修订稿)》、《政协温岭市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界别工作的若干意见(修订草案稿)》、《市政协十五届九次常委会会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