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建言

关于加快推进精细化截污纳管创建污水零直排区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8-01-15  来源:网站集群 

九三学社温岭市支社 市政协经济界二组


2014年以来,我市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水共治”工作部署,全面落实各项治水举措,黑河、臭河、垃圾河被全面消灭,于2016年通过了省“清三河”达标县验收;十个县控以上河网常规监测断面和4876个小微水体全面达到消劣要求,于2017年通过了省市全面消劣验收。虽然我市的治水成绩有目共睹,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广泛认可,但全市水环境消劣成果还未稳定。从2017年环保部门监测数据来看,全市13个常规监测断面中,部分断面年均值尚未达到消劣要求,水功能区达标率仅23.1%。急需进一步加快推进精细化截污纳管工作,才能巩固提升消劣成果。

一、我市治污水工作进展及截污纳管工作面临的困难

五水共治以来,我市的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基本实现城乡污水管网全覆盖,累计建成城镇污水主干管网约700公里,污水处理能力不断提升,全市城镇日污水处理能力达26.9万吨,其中8.9万吨出水达准四类标准,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累计建成485个村,已验收365个村。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城乡污水处理工作依然是治水工作的最大短板:

一是污水管网离“应截尽截”目标还差距甚远。经多年努力,全市截污管网全覆盖目标虽已基本实现,但因地质条件、建设时间不同,以及管网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的缺陷,已建管网断堵漏现象突出,如上马区块的污水管网,急需整体重建;太平主城区的管网,特别是住宅小区内的管网也都需要全面检修。

二是污水泵站离“应送尽送”目标还差距较大。全市大小污水提升泵站超过100个,其中输送能力在1000吨以上的泵站有38个。去年以来,因泵站故障导致污水不能输送的事故时有发生,往往一个泵站故障,一片河道发黑。

三是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离“应处尽处”差距明显。一方面,总体处理能力有余而局部处理能力不足。目前全市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达26.9万吨/日,实际污水处理量为15万吨/日,平均负荷率约60%,而新河污水处理厂经常超负荷运转,承担大溪、泽国两镇污水处理的牧屿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转的概率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污水处理厂全面提标至准四类的任务还未完成,根据台州市要求,所有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要达到准四类标准,我市目前还有市污水处理厂和上马、东部南北片污水处理厂未完成提标任务。

四是已建污水设施运行管理急需进一步加强。全市各地对污水管网运行维护机制普遍没有明确落实,还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阶段;城乡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管理机制还需进一步理顺,市农办、建设、综合执法、环保等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分工还需更加明确,协同监管机制需更加畅通,对于委托第三方运行的监管也需更加有力。

二、加快推进精细化截污纳管创建污水零直排区的建议

河道污染,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要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重中之重就是要抓好精细化截污纳管工作,只有全面创建污水零直排区,才能从根本上切断入河污染源,使水质稳步提升达到功能区标准。

(一)系统规划,全面部署污水零直排区创建。一是全面摸查,为截污管网建档立案。对全市的污水管网现状进行全面普查,全面掌握管网全覆盖现状和已建管网断堵漏情况,建立电子档案,形成全市污水管网一张图,为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因地制宜,全面划定污水零直排创建小区。要根据水系条件,结合排水单元,兼顾行政区划,合理划定污水零直排创建小区,制订每个小区的创建方案,分期实施。

(二)突出重点,分类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创建。一是工业区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所有企业实现雨污分流,工业企业废水经处理后纳管或达标排放。纳管工业企业污水必须满足《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相关要求。工业园区内雨、污水收集系统完备,雨、污管网布置合理、运行正常,纳污处理设施与污水产生量匹配。工业园区内所有入河排污(水)口完成整治。二是城镇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城镇生活小区、城中村、建制镇建成区深入开展城镇雨污分流改造,做到“能分则分、难分必截”。对确因条件限制难以实施改造的区块、排水户以及计划在2年内拆迁改造的一些区块,应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建设临时截污设施,防止污水直排。对现有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和阳台污水合流制排水系统进行改造。新建小区必须严格实行雨污分流,阳台污水设置独立的排水系统。三是其他污染源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按照水岸同治的要求,对工业、农业、生活等陆上污染源,以及河道水体都要全面开展整治。餐饮、宾馆等其它所有可能产生污水的行业,要做到雨、污分离,污水单独收集后统一纳入市政污水管道或处理后达标排放。应申领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区块的排水户,应取得排水许可证。

(三)强化配套,全程保障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污水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收得起,更要送得出,处理得了。一是强化污水泵站的配套。开展污水泵站规范化建设,落实应急配套设施,确保泵站能全天候运行。二是强化污水厂的提标和联网工程。对出水还没有达到准四类标准的市污水处理厂、上马和东部南北片污水处理厂需要加快提标工程,同时实施污水处理厂联网工程,各污水处理厂之间的处理能力相互调剂,最大限度地发挥已建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减少因污水处理厂事故或检修造成污水全面直排的概率;从污水处理趋势来看,目前的农村生活污水终端处理设施效果不明显,今后应尽可能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考虑我市河网生态补水短缺,污水处理后作为河道生态补水来源是必然的选择。因此,污水就近处理可能更合适我市实际情况,建议保留并迅速启动工业城污水处理厂建设,就近处理温峤、横峰、城西区域污水,就近用作河道生态补水。

(四)创新机制,长效落实污水零直排区创建。一是要进一步理顺责任机制。要按照全市一盘棋的要求,明确一个主管责任部门,负责全市污水处理设施的规划、建设、运维管理工作,避免目前的建管分离、责任不清的多部门共管现状,保障污水零直排区创建能有序推进。二是要进一步落实市场化管理机制。污水处理要打破行政界限,实行全市污水处理一体化工程,一方面,不分镇村,所有污水优先就近纳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另一方面,不分市镇,各污水处理厂能联则联,互补互助。所有污水处理设施都按市场化管理的要求,由有专业资质的第三方运维,严格监管,使已建的污水零直排区能长期稳定,不断完善。实现全市的污水能“全收集、全输送、全达标、全回用”。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                        界别

赵曼汝  温岭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经济界二组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