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经济界二组
市委市政府提出发展全域旅游,将温岭打造成长三角地区知名旅游目的地,此举无疑将我市的旅游事业推上更高的层次和发展平台。通过努力,我市继续保持和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金名片”,方山景区成为了国家4A级景区,石塘半岛也成功建成了省级旅游度假区,长屿硐天正在朝着国家5A级景区的目标高歌猛进,一大批特色民宿、农庄和农家乐等乡村游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并在近期被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授予“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旅游收入占三产收入的比重也逐年攀升,可以说我市的旅游产业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迎来了旅游事业发展的春天。
尽管我市对旅游产业十分重视,不断加大投入,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等硬环境建设日臻完善,并且成绩斐然,但旅游软环境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不尽人意之处,明显影响我市全域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尚存较大的提升和改善空间,亟需我们努力加以克服和改进。
一、我市在旅游软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统筹管理薄弱,公共服务不到位。由于统筹管理薄弱,存在诸如多处出入口,景区所在地村民擅自建设停车场,随意高价收费,在景区内私设和开发三产经营服务场所和门店,私自购置观光电动车和游艇、水上摩托等旅服设备为旅客提供无安全保障服务等非政府性行为与景区和景点争利现象,严重影响游客正当权益和对外形象。另外,由于景区间缺乏交通运输的有效衔接,交通快速互联较为困难,游客出入景区和出行体验较差,景区与各外部交通接口连接也不够顺畅,交通通畅度较差。
(二)规划和建设滞后,景区内外风貌特色不协调。由于旅游规划与村庄规划、文化生态规划、交通规划等没有有机融合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滞后,导致风景区和景点的周边环境与特色风貌不相协调,周边民宅立面破旧不堪,风貌各异,而且乱占道、乱停车、乱摆摊、乱拉线等问题非常突出,急需统筹全域旅游的一张图规划、协调融合各类规划,实现全域旅游统筹发展。
(三)旅游商品类少质低,衍生和延伸服务不足。由于普遍存在对旅游商品的作用和效益认识不足,导致我市的旅游商品的种类较少,开发滞后,商品的质量、艺术性、实用性、观赏性、体验性普遍较差,而且企业参与度普遍不高。另外,地方特色商业街区和休闲场所缺乏有效规划与开发,“食、住、行、购、游、娱”旅游六要素总体配套不够完善,直接影响游客在境内的逗留时间。此外,由于高层次旅游管理人才的严重匮乏,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缺乏规范的学习培训,智慧旅游推广应用不足,导致高等级旅游接待能力弱,从旅游衍生及延伸的服务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进一步加强和提升我市旅游软环境建设的几点建议
随着我市旅游知名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等战略逐步有序实施,我市旅游软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市旅游业发展振兴中一个不可不破的“短板”与“硬伤”。如何有效地改善提升我市旅游软环境,应当成为我市上下共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进一步强化统筹调控能力,不断改善旅游公共服务软环境。全域旅游是一项牵动百业的系统工程,仅靠旅游管理部门单打独斗是不可能开展好这项工作的,建议市政府专门成立旅游管理委员会,将涉及的各职能部门划入成员单位,以强化对全域景区打造的统筹调控能力。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大政府性投入,不断完善景区的配套建设,如需进一步扩大景区的停车场地和景区与景区之间及景区与外部公共交通的有效联接以及景区至车站、机场、动车站的直达公交专线建设,以不断提高交通的通畅度,最大限度地方便游客出行。要进一步规范景区的日常行政管理,依法严厉打击诸如私开三产经营门店、私购交通工具在景区内揽客等不法行为,减少和杜绝各种利益群体的违法无序竞争、借机敛财行为的发生。
(二)重视规划引导,增强景区内外风貌协调性。将全域旅游总体规划与村庄规划、文化生态规划、交通规划等有机衔接,形成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空间规划体系,并抓紧付诸实施。借助“环境革命”和“乡村振兴”的东风,进一步突出抓好风景区周边村庄的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尤其抓好交通主干道至景区入口沿线的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市政基础设施修整、视线所及范围建筑物的立面改造及与景区景点特色风貌相协调的园林景观小品和雕塑的设计建设,淡化景区景点边界。要注重特色民居的保护,精心设计和创新美化外部建筑形式,设法给游客创造赏心悦目、高颜值的旅游品质空间和休闲度假环境。
(三)多管齐下,不断提升高品质旅服功能。要积极探索涉旅商品生产企业参与商品设计开发的有效机制,不断增加我市旅游商品的种类、档次和竞争力;多措并举,不断加大地方特色商业街区和目的地休闲娱乐场所的规划和招商引资的力度,积极拓展旅游项目延伸和增值业务;出台旅游人才引进政策,进一步加大对高层次旅游管理团队和人才引进的力度,不断加大对各类旅游开发公司、旅行社的高端设计和管理人才及境内外高端旅导人才的引进使用,提高高等级旅服的接待能力;加强对各类民宿、农庄、农家乐等初级旅服场所的安全和卫生等方面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加大智慧旅游的推广应用力度,市智慧办和移动、联通、电信等通讯公司要大力支持智慧旅游工程建设,不断拓展旅游咨询、旅游电子商务、景点解说、天气预报、交通出行、优秀景点、特色小吃、特色民宿推选服务,以期达到共享共用、为游客提供人性化服务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