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赵仁川:心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推广PPP模式吸引民资

发布日期:2017-2-09 13:36:24 来源:网站集群 

  赵仁川在企业界打拼多年,对资本市场的运作有着自己的一些观点,延伸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他希望温岭能在相应的操作方式上再作优化。

  “随着我市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日益增大。以前的运作模式存在优良资产少、现金流量小、融资能力不强、融资渠道单一、监管能力弱、公共服务差等问题。按照目前情况来看,我市的民间资本累积已达到一定规模,肯定会寻求更稳定的投资途径。适时引进PPP模式,吸纳民间资本,设立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基金,恰能有效缓解以上问题。”赵仁川认为,在这两种需求之下,推广实施PPP模式已然是水到渠成。

  赵仁川觉得我市在推广PPP模式过程中其实不太尽如人意。“首先便是试点建设项目较少,其次是扶持政策滞后。”赵仁川说,我市还缺乏PPP模式发展政策的支撑体系,尚未出台针对PPP项目的招投标、税收优惠等法律规定,涉及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的投资回报保障机制、政府投资引导机制以及配套金融服务等政策均有待进一步完善。

  赵仁川建议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特点、行业发展状况和监督管理体制,由市政府牵头,召开财政局、建设局等相关部门的联席会议,全面梳理全市适用于PPP模式运作的项目,建立一个项目库进行管理,从中挑选合适的项目。同时允许在建或已建项目也纳入项目库,利用PPP模式进行升级改造或者运营管理。随后,设立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基金,统筹调度,加快我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在此基础之上,要推进示范项目建设。”赵仁川说,可以根据PPP运作方式、采购程序、交易结构、风险分配、监管架构和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我市PPP示范项目名单,推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实施范例,形成示范效应。另外,根据上级政策,积极申报我市的PPP试点项目,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加快我市项目的建设步伐。对列入国家和省试点的项目,要跟踪了解进展情况,通过争取政策支持、技术援助、财政补贴等多种渠道给予支持,并及时总结完善。

  “如果能结合我市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在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项目领域重点推广PPP模式,如道路桥梁等工程,那么对民间资本就更具吸引力了。”赵仁川说,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具有资金密度大、收益稳的特点,更能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我市企业在这些领域也更具优势。在推广过程中,也应积极探索向教育、保障性住房、医院等半营利或公益类项目延伸。“这些项目由于后续有政府财政补贴,在PPP模式推广背景下,发展的空间同样较大。”

  为了PPP模式能广泛推广,赵仁川建议政府在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时,通过各种渠道的宣传,增进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与市场主体的共识,提高公众对PPP模式的认可度,吸引社会各方面的资金踊跃参与其中。当然,也要开展深入细致、扎实有效的宣传培训,通过PPP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育本地企业参与PPP模式的能力。“金融机构对开展PPP融资业务的积极性能提高的话,可以为PPP项目实行提供更好的资金保障。”


  (记者 庞辉斌)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