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温岭全域景区建设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7-2-16 13:17:07 来源:网站集群 


市政协新闻出版界


  建设全域景区、发展全域旅游,既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选择,也是城市能级提升的途径。近年来,我市提出建全域景区、发展全域旅游目标,要把温岭打造成长三角知名旅游目的地。经过努力,全市旅游规划不断完善,旅游项目全域推进,石塘半岛和方山、长屿硐天等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扩大。2016年我市旅游经济总收入达160.1亿元,接待游客1520万人次,相比2011年的63.8亿元、767.9万人次,分别增长150.9%和97.9%,我市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基础条件已初步具备,但离全域景区的目标仍有不少差距。

  一、我市全域景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源保护不力,环境短板犹存。全市各城镇主城区环境面貌尚可,但环境卫生、服务功能、特色风貌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短板和乱象,道乱占、车乱停、摊乱摆、线乱拉等问题突出。因缺少统一设计,老街面破旧不堪,新生建筑立面各异,风貌色彩极不协调,城镇环境成为全域景区建设的硬伤。同时,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短期行为也对旅游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以素有“画中镇”之称的石塘为例,由于一段时期的不当开发,老石塘十景几乎消失殆尽,域内原有的石屋石街受到严重破坏,淳朴的建筑风貌逐渐消退。同时,居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生活区内垃圾乱倒,生活废水、生产污水随意排放现象十分普遍,环境亟待整治。

  (二)规划相对滞后,协调衔接不足。现有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文化与生态资源保护等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比较突出。以石塘半岛为例,多年前的城镇发展导致一些重要景点被毁的教训不可谓不深,但目前的沿海绿道规划、石塘半岛旅游度假区建设规划、石塘镇总体规划等各类规划由于制定目标与关注重点不同,内容上仍然难以衔接,发生规划冲突、损毁旅游资源的可能依然存在。全市其他区域也有同样情况,规划期限、功能分区、用地分类等不一致直接影响了项目建设审批速度,阻碍了发展。全域景区建设急需全市一张蓝图,按全景化城市的目标,协调融合各类规划,实现全域统筹发展。

  (三)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互联不畅。全市外畅内序的良性交通机制尚未形成,外地入城、各景区之间的快速互联较为困难,游客出行体验较差。也以石塘半岛旅游度假区为例,内部公路等级低,村庄较为密集,安全隐患大;景区与外部相邻城镇的联接也不够顺畅,交通通畅度差,唯一的进入道路林石线遇假必堵。同时,“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的总体配套不够完善,产业分布不合理,旅游购物商业设施和娱乐设施缺乏,旅游商品开发落后,旅游餐饮及住宿接待尤其高等级接待能力弱,农庄、农居、农社等初级农家乐在接待设施安全、卫生管理等方面缺乏规范。

  二、加快全域景区建设,实现旅游兴市的建议

  (一)深化环境综合整治,塑造高颜值旅游空间品质。深入开展全市范围的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城镇卫生面貌。清理好房前屋后、河道坡岸、拆后地块、废旧物回收点等区域的积存垃圾;对车乱开、线乱拉等现象开展专项整治。主城区要加快沿河沿山环境整治,加快道路、公园等市政基础设施修整。城镇主次入口、步行街巷、街头广场等重要街区、重要地段和重要节点要做好项目设计,处理好细节,提升空间环境整体品质。各镇民居要注重当地特色保护,精心设计和创新美化外部建筑形式。要加强城镇风貌规划管控,强化整治项目设计引导、完善。通过小微园区建设,引导城镇低散乱企业入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提升园林绿化水平。

  (二)加快多规融合发展,实现高起点旅游规划布局。要把旅游兴城当作全市发展战略,破除景点景区内外体制壁垒和管理围墙,实现多规合一,实行公共服务一体化和旅游监管全覆盖,实现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管理到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的有效转变。突出政府在规划执行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改革政府规划管理体制,建立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空间规划体系,做到一张总蓝图引领管控。借鉴先行地区经验,在全市范围内以规划体系、空间布局、基础数据、技术标准、信息平台和管理机制“六个统一”为核心,结合“一本规划”,联动开展各旅游景点的资源整合、科学规划、统一开发、系统管理,在促进“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协调发展的同时,不断融入“商、养、学、闲、情、奇”六大新的旅游要素,提升旅游资源综合价值,实现城市科学、良性和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高品质旅游服务功能。借助台州市“大交通”建设之机,争取大的交通设施布点尽量多向我市重要旅游区域延伸。实现外部高等级快速路进入,使外部进入性交通与内部交通联网打通,开通各个景区交通线路,把景区串联,实现游客轻松换乘。树立“旅游+”概念,发挥“旅游+”综合带动功能,在一些重点旅游区域的基础设施如交通、渔港、绿道等项目建设中,融入旅游概念,实现旅游兴城。发展智慧旅游,完善升级各类旅游标示、旅游产品、旅游路线,使旅游基础服务设施从8小时经济拓展到24小时经济,从旅游部门单打独斗向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从小旅游格局向大旅游格局转变。 

  (四)有机串联全境景点,构建“一区三带两轴心”大旅游框架。全域旅游不等于到处开发、复制克隆,要紧紧围绕地域特质,抓好石塘半岛度假区这个大景区,东部滨海度假、中部人文田园、西部地质公园三个旅游带,九龙汇和龙门湖两个城市湿地核心区建设,通过“点、线、面”结合,引导全域景区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点”上抓好分散景区点、小镇、村庄的打造,加快特色和重点项目建设。如铁路新区泵业小镇工业智能旅游经济带开发建设,与钱江摩托-横峰珍珠村可形成一条完整的工业旅游线。“线”上注重旅游道路建设,统一规划建设旅游道路,提高村道标准,把东部石塘松门滨海旅游线、中部温峤坞根人文田园旅游线、西部方山-长屿硐天地质公园旅游线串联起来。“面”上要重点把整个石塘半岛度假区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和游客体验价值。作为城市轴心的两个休闲客厅——九龙汇湿地公园和龙门湖湿地公园,要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城市绿道建设要尊重自然环境分类实施,发掘温峤上保山、老石塘-箬山、虎山元宝山-小明因等市内经典徒步路线,在大旅游框架之下,全境景点有机串联,实现全域之内移步换景、路路通景、处处皆景。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                        界别

郭文英  温岭日报社编委委员                  新闻出版界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