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石塘镇工作联络处
阳光、石屋与半岛是石塘三宝,其中又以石屋最具特色。石塘石屋依山傍海,错落有致,屋咬山,山抱屋,融天工之巧与人工之妙,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东方巴黎圣母院”的美誉。
一、石塘石屋保护的现状
目前,石塘石屋建筑群落保存较为完整的区域包括箬山的东兴、兴建、里箬等七个村,还有前红村的后山、捕屿村的九曲城头、桂岙等。最典型的建筑为陈和隆旧宅和桂岙天后宫、东海天后宫,分别于1986年和1992年被列为温岭市文物保护单位,陈和隆旧宅和箬山老街碉楼于2011年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全镇有省级文保单位2处、市级文保单位3处、文物保护点5处、历史建筑83处、古村落1处、风情老街1条、石屋群落5处、石屋建筑2000多间。
二、石塘石屋保护存在的问题
石塘石屋保护问题一直受社会各界关注,但至今仍未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保护利用机制,石屋保护工作面临极为严峻的形势:
一是保护工作与居民建房的矛盾异常突出。石塘属于海岛丘陵,人口密度是全市平均水平的三倍,土地资源极为紧张。为缓解建房难问题,石塘镇先后通过填海造地开发了箬山南、北新区和双岙小区、海滨小区、桂岙小区等,如今上述小区容量均已饱和。自2001年起,出于保护石屋的目的,建设部门开始对箬山的东兴、兴建、里箬等10个村停止所有新建房屋的报批,保护区内居民要求改善住房条件的愿望非常迫切,导致违法建设和改扩建屡禁不止。至今已有近300间石屋被拆倒改建,且拆建势头和范围还在不断扩大,石屋和砖房“混搭”的局面日益严重,石屋的文化和景观价值大打折扣。
二是石屋年久失修的情况较为严重。石塘石屋大都是清末、民初和上世纪建的老房子,而石塘易受台风影响,加上咸潮、雷击、虫蚁灾害等侵蚀,各个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老化损坏严重,危房众多,很多已经处于坍塌或半坍塌状态。箬山老街、里箬、东海片大部分建筑是石木结构,属于危旧房,消防设施落后,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如箬山老街地势低洼,一遇雨天,古宅基本浸泡在水中,部分已经出现倾斜,这些岌岌可危的老房对居民人身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三是财政用于石屋保护的资金压力很大。据测算,箬山历史文化名镇和石塘石屋保护工程近期(2013—2016)估算投入11364.9万元、远期(2017—2020)估算需投入52400万元。我市财政保重点、保民生等刚性支出与日俱增,财政充分保障石屋保护工作力不从心。
三、关于加强石塘石屋保护的几点建议
保护并利用好石塘石屋这一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对于我市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建议:
一要编制保护规划。《温岭市箬山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已编制完毕,应尽快将该规划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上报上级人民政府审批,力争规划早日通过和实施。对保护规划中涉及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道路等设施要严格进行保护,并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房改造工作紧密结合,竖立标志和标牌,不改变石屋原状,做到尊重历史、修旧如旧,最大限度保留石屋的历史原貌。同时,加快编制《石塘石屋专项保护规划》,使整个渔村风貌得到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
二要加大保护力度。加快出台温岭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在此基础上制定石屋专项保护细则,依法加强保护管理。整合各方面力量,加强石屋保护执法,有效遏制石屋的乱拆乱建行为。按照轻重缓急,抓紧修缮抢救最有价值、损坏严重的石屋。设立专职文保员,负责石屋档案登记和管理工作,确保人员到位,职责明确,形成市、镇、村三级共保的长效保护机制。坚持疏堵结合,创新方式,通过置换、收购等手段对规划红线控制范围内的房屋进行建设保护。尽快落实迁改安置用地,加快建造村民公寓式住宅,通过有计划、分批次、多渠道化的办法,把原有老屋统一收回,逐步解决保护区部分置换居民的住房问题。
三要推进合理开发。把石屋开发有机融入到石塘整体旅游开发中,将石屋建筑群和曙光碑、天文馆、海洋民俗博物馆、渔家乐等旅游项目串点成线,提升整体旅游价值。对箬山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区重点进行包装开发,尽快启动核心区里箬-东山-东海-胜海-东湖-兴建-东兴老街游览线路的修整完善工作,开辟箬山古镇环岛游线路,实行滚动保护和开发,让群众得到实惠,使石塘的石屋保护工作从被动转为主动,使历史文化保护与民生改善相得益彰。
四要增强工作合力。建议成立温岭市石屋保护管理委员会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石塘的石屋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明确石塘镇和各部门职责,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究解决石屋保护开发的突出问题。加大市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石屋保护专项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专款专用。积极争取列入省级名镇保护示范性项目,报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申请世界银行贷款。制定优惠奖补政策,鼓励产权人对自有历史建筑进行修缮保护。加强市场化运作,多渠道筹措资金,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投资方式参与石屋保护和开发利用。采取不同形式,以“文化遗产日”等活动为载体,切实做好石屋文化和文物保护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的文保意识,使石屋遗产保护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