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春的一天,周余斌在收看中央电视台七套的《致富经》栏目时,了解到獭兔养殖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收益高、前景好的致富项目,自小就喜欢饲养动物的他便萌生了养殖獭兔的念头。
有了这个主意后,周余斌便只身北上河北、北京等地的专业市场,先就獭兔皮毛销售状况进行了一番考察。市场上的獭兔皮毛销售形势很好,这让周余斌更坚定了养殖獭兔的决心,他和妻子商量着拿出积蓄投入到獭兔养殖上。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1998年夏,周余斌从杭州獭兔养殖中心以每只150元的高价引进了50只种兔,真正开始了他的獭兔养殖事业。为了学技术,周余斌自费到北京农科院和北京獭兔养殖技术中心,参加养兔技术培训。
回到温岭后,周余斌和妻子一起边养殖,边练技术。獭兔养殖四季都要防治兔病,周余斌便一样一样地做好每个环节的记录,边养边总结;一开始给兔子剥皮手法不熟,弄碎了皮就报废了,周余斌不气馁,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找窍门……凭着这么一股倔劲,周余斌很快就克服了“球虫病”等困扰,让自己的养殖事业逐渐步入正轨。1998年过后,养殖场的种兔增加到了150只;1999年,在养殖规模继续扩大的同时,实现盈利3万余元……
“养兔也能致富”,周余斌闯出的这条致富路,很快便有当地群众跟随效仿。1999年,周边已有9户村民开始养殖獭兔。品尝过创业艰辛的周余斌主动传授养兔技术,带领周边群众脱贫致富。下轩村的残疾人周妹凤就是其中一位。
周妹凤自己腿有残疾,老伴又年老体迈,平时靠编织草帽、打工维持生计。当她流露出对獭兔养殖的兴趣后,周余斌不仅对她进行技术培训,还免费向她提供了33只种兔,帮她建起兔笼,并经常上门指导,以及解决销售问题……
几年来,周余斌和他的养殖基地共直接或间接地带动500多户农户养殖獭兔,其中残疾人有35户,贫困户有55户。
2003年,周余斌领导组建了箬横盛广獭兔产销专业合作社,带领108户社员共同走品牌化的致富发展道路。合作社模式不仅因规模化养殖使得饲养成本降低,而且也因打响品牌而使得销售价格提高,兔皮销售价格一张提高了2元以上。近年来,合作社注册的盛广牌獭兔皮荣获了2006—2007年省农业博览会金奖,注册的盛广牌獭兔肉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产品受到国内外客商的青睐。
目前,合作社的总兔舍已经超过8.6万笼,年饲养量达30万只,年繁殖优质种苗10万只。为使养殖场里兔子排出的粪便不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周余斌出资20余万元修建了2个沼气池,准备为附近村民免费提供沼气。
2008年,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合作社的兔皮销售价格下滑明显,但头脑敏锐、善于学习的周余斌及时采取应对措施。2008年12月底,他从苏州引进了公羊兔和新西兰肉兔两个肉兔新品种,重点发展目前价格尚算平稳的兔肉市场,同时将受阻的出口转为以内销为主。
作为企业法人代表,周余斌眼下还谋划起了合作社更长远的发展——引进先进设备、开发皮毛加工产品等。作为市政协委员,周余斌没有忘记尚未走上致富路的乡亲,“今后我还要帮助更多的贫困户,为他们提供优质的种兔、免费的技术辅导,并帮他们销售,使他们早日脱贫致富。” (记者 陈潜 实习生 赵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