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经济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区域竞争的核心也是人才竞争。因此,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对我市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区域竞争优势,占领竞争制高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市委市政府虽然十分重视人才工作,在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上下了很多功夫,但我市现有人才仍十分紧缺。到去年底,据市委组织部的统计显示,我市有职称或相当学历的人才总量仅为4.8万余人,仅占总人口的4.24%,其中高级职称仅1067人,中级职称仅7311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仅92人,本科学历仅9874人。其中非公企业人才10117人,仅占人才总量的20.83%。
我市人才培养的几支重要渠道的现状同样不容乐观:
(一)高等教育十分薄弱。我市现有高等教育模式仅局限在各县市都有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大、成人高校等,就读人数与人口总量之比还不及其它县市,温岭毫无优势可言。
(二)职业教育较为疲软。我市职业教育虽然发展迅速,但由于职业教育自身对技能教育在指导思想、管理力度、专业设置、市场定位等方面存在不少困惑,加之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不足,严重制约和影响到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导致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严重制约着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导致不少职业学校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相当滞后,实习基地不适应技能教学和实习需要,有的新兴专业还没有实习基地,因而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适应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产业发展的需要。
(三)普通教育在社会的畸形高压下有所变形。社会、家长评价教师和学校的好坏往往只看学校的升学率和学生的分数。对于重点高中的校长,社会的评价往往也主要关注其在任期间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上了多少,这些评价甚至会影响政府部门的评价。这种现状导致现在各个学校很少开展或基本不开展具有目的明确,而且效果比较明显的以培养学生的勤劳素质、意志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素质、协作素质等为目的的专项教育活动,也很少对这方面的教育活动进行专题研究,即使开展一定的活动,大多也是象征性的点缀而已。而这些素质却恰恰是我们温岭人经济建设取得世人瞩目成就的制胜法宝。我们目前的普通教育在社会、家长的唯分数评价观的重压下,在这些素质培养上力不从心。这种现状阻碍了我市青少年真正意义上的成才,必然会影响到我市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四)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还有诸多缺陷。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在近年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相对经济发展速度却仍显滞后。社会上崇尚协作奋斗,追求品德修养,倡导知难而进、百折不回等优秀素质的风气尚不浓郁,享乐主义、机会主义还颇有市场。这些不良风气已影响到青少年优秀品质的形成,干扰青少年成长为高素质的人才。
家庭教育现状也影响着青少年成才。温岭人大多已经发家致富,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父母的溺爱导致许多孩子道德、意志、心理等素质下降。另外,温岭父母辈外出创业,将子女交给祖辈、朋友等照管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些孩子往往享受不到健全的家庭教育,往往处于无人监管教育或监管教育不力的状态。而我市的社会教育机构,如社区教育机构等还相当薄弱,这种状况也影响着人才的全面发展。
在前不久的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四次会议上,市委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党管人才工作,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的号召,这是符合现实发展需要和时代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为此,提出如下几点具体建议:
(一)尽早创办温岭大学。早在22年前,江苏省张家港市就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县级公办大学――沙洲职业工学院,这所县级高校在20多年的时间内成绩斐然,已成为江苏省的一所名校。2年前,经济实力、综合竞争力等条件远不及我市的江西省樟树县,也以联办的形式成功地创办了县级公办大学——江西航天科技学院樟树生物医药工程院。凭着温岭人的聪明才智和丰厚民资,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市委市政府在市政协精心调研的基础上,进而精心谋划,精密部署,我市也一定能创办一所精品大学,在集聚人才、培养人才上发挥其作为基地的积极作用。
(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议市委市政府继续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为职业教育的硬件建设和师资培训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帮助和指导职业学校根据市场需求、企业要求来设置专业。帮助职业学校加强与企业的协作,采取定向培养、企业委托办班、企业自办职业学校等形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三)齐心落实素质教育。广泛宣传,多方动员,让社会各界达成共识,改变过去对普通教育的评价“唯分数论”标准为 “是否将学生的道德素质、意志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素质等综合素质培养落到实处,方法是否科学,效果是否明显”,让各级教育工作者解开“教育唯分数”束缚,将素质教育进一步落到实处。同时,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对学校的督导也以此为首要标准,制定严密的督导系统并贯彻执行到位,形成强势的政策导向。教育局教研室也应增设对学生进行道德、意志、心理、创新等素质培养进行研究的教研员,开展相关工作专题研究,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
(四)构建良好社会环境。出台相关的可行性强的具体政策,促使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加强社区教育机构建设,加强对各类社会化培训机构的规范、扶持和指导,使之成为学校教育的必不可少的、有益有效的补充。
组织专家以“温岭人成功实例示范”和一定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编写以提升温岭人道德、意志、心理、创新等素质的系列书籍和地方教材,使之走进温岭千家万户,走进各级各类学校课堂。同时在电视台、电台、报刊上开辟相应专栏,多管齐下,形成温岭人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人人成才“大合唱”。
进一步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在社会上大力倡导勤劳苦干、奋斗创新、团结协作之风,倡导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享乐比奉献等优良风气,形成潜移默化、熏陶影响的良好育人环境。
(五)建立人才开发机构。建议市政府组建“温岭人才资源开发办公室”,针对关于人才的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提出科学方案,推行有效举措,并督促、指导各单位各部门落实,使我市无论是近期还是远期,都能确保人才优势,充分发挥人才价值,不断挖掘和解放人才生产力,为温岭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丰厚的人才资源。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 界别
新河中学宣传信息处主任 民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