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数字电视作为高科技发展的产物,正以锐不可当之势,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它不仅极大地扩展了广播电视的频率频道资源,有效提高广电节目的视屏图像和音频质量,而且还能提供上网、理财、购物、游戏、电子政务、视频点播、生活资讯、远程教育等多层次、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充分满足我市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打造“数字温岭”、早日实现社会和家庭信息化的最便捷的途径,也是一项顺应潮流、造福民众的德政工程。
一、我市发展数字电视面临的主要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数字电视的发展。按照广电总局发布的《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东部地区县以上城市到2008年要基本完成向数字化过渡,全国各地现都在积极推进数字化发展步伐。我省的杭州、宁波、绍兴、诸暨、义乌等地都已完成整体平移的前端搭建工作,马上步入整体转换。我市作为东部经济发达的城市,全市群众的经济条件普遍不错,广电网络基础良好,已经具备了发展数字电视的物质条件。但由于部分干部群众认识尚未统一等原因,数字电视建设工作至今尚未起步,目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
一是群众思想观念需要进一步转变。数字电视发展的关键在于群众是否乐意接受。虽然数字电视能给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光添彩,但毕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经济负担,比如每个用户家庭除免费获得广电部门赠送的一台机顶盒外,第二只机顶盒需要自行购买;原先以“户”为单位的视听维护费变成了以“台”为单位收取。广电事业发展史上曾有过这样的经历:1997年元旦推出了二次加密电视,但后因种种原因(主要是经济承受方面的原因),加密电视难以为大多数用户所接受,最终于1998年5月解密,并原价退机,给广电部门造成了数额不少的经济损失,大家至今心有余悸。2004年,参与台州广联网络公司推出的数字机顶盒销售业务,也因收费过高等原因,在推广过程中遭到“碰壁”。此外,由于我国广播电视长期以来属于公益性事业,人们免费听广播、看电视已成习惯,目前的模拟广播电视节目套数已有38套,可能有不少群众已满足现状,再加上对数字电视丰富的功能和灿烂的前景知之甚少,因此,在思想上一时难以很快接纳数字电视。
二是资金筹集方面困难不少。各地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从模拟到数字的整体平移,才能使数字电视在短期内形成规模效益,最大限度地降低技术更新和数字业务的开发成本。为使数字电视迅速形成规模效应,广电部门将为每个用户家庭免费赠送一台数字机顶盒(按每台四百多元计算,全市共有25.7万用户),这是一笔超亿元的资金投入,还未包括数字电视前端平台搭建和网络投入。广电部门创收主要靠广告和视听维护费收缴,收入有限;加上新广电大楼在建,经济负荷已很沉重。假如数字电视仍难全面铺开的话,将给广电部门带来生存危机。
二、加快推进我市数字电视建设的几点建议
数字电视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但同时又是一场涉及千家万户利益的社会工程。广播电视台在新形势下理应与时俱进,早日实现从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的转变,更好地为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务,为全市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和文化生活食粮。因此,结合我市的实际,要想加快数字电视的发展步伐,当前需要在以下几方面齐头并进:
一是政府重视、部门配合。数字电视是我市广播电视发展史上最为浩大的工程,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观念和家庭观念变革,亟需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市里应尽快建立数字电视建设领导小组,领导挂帅,宣传、财政、建设、发展和改革局等有关部门为成员,并把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作为建设和谐温岭、加快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按照“政府领导、广电实施、社会参与、群众拥护、整体转换、市场运作”的总体思路,加以全面推进。
二是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发展环境。除广播电视台要充分利用自身媒体优势,努力做好数字电视的相关宣传工作外,我市各级领导尤其是有着广泛群众基础和强大影响力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更要多做正面的引导工作,有效调动社会力量,着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发展数字电视的舆论和社会环境。
三是群众理解、用户支持。电视“模转数”,群众最关注的还是收费问题。对于我市一般的家庭来说,每年即使增加几百元的支出完全承受得起;对于只有一台电视机的家庭来说,原先的收费标准应当基本维持不变;而对于经济确实贫穷的特困户来说,理应给予适当减免。数字电视究竟在群众中受欢迎的程度如何?相关部门可在深入宣传发动的基础上,挨家挨户进行问卷调查,以便及时了解民意。如发现存在抵触情绪的村居,可会同当地干部一道对症下药,早做工作,并坚持做细、做实。直到全市至少一半以上的用户认可了,才能切实推进数字电视发展,从而让多姿多彩的数字电视早日走入千家万户,真正做到让群众高兴、让政府满意!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 界别
市广播电视台副台长 新闻体育